

栽培方面
該階段最大的問題是品種區化和技術區化的問題。沒有牢固樹立“優勢產區和優勢品種”的思想,對藍莓栽培的關鍵技術缺乏深刻認識,盲目定品種上規模,導致較大經濟損失,后果嚴重。
加工方面
以野生藍莓原料為主的加工企業對藍莓缺乏理性認識。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:
● 任何一種野生資源都屬于種質資源。利用野生種質資源進行工業化生產終將是這種資源的災難;
● 野生資源的規律是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,產量不穩定,無法保證市場的連續性;
● 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基本理論相違背,普遍將藍莓這種高檔原料做成低檔產品,擾亂市場,打擊消費者對藍莓制品的信心。
因此,呼吁從事藍莓行業的企業盡快回歸到理性發展的軌道上來:“選育好品種→商業化栽培→產業化發展?!?/p>